畏兀儿族的舞蹈种类繁多,善于运用头部和手腕的动作,通过移颈与丰富多样的手腕动作、双腿的跳跃,加上昂首、挺胸、立腰等姿态,以及眼神的配合,使舞蹈色彩更加浓郁,表现出人物的性格和内心的情感。畏兀儿的乐器品种丰富,有唢呐、沙塔尔、卡龙、手鼓、铁鼓、热瓦甫等,吹奏、拉弦、弹拨、打击乐器俱全。鸣弦乐器热瓦甫又称“拉瓦波”、“喇叭卜”,创造于14世纪,音色圆润浑厚,清脆明亮。
明代畏兀儿族的建筑,随着其宗教信仰的改变与伊斯兰教的兴起,逐渐受到阿拉伯伊斯兰教建筑的影响,形成独特的民族风格。最能体现这种风格并代表其建筑工艺成就的,当推喀什噶尔的阿巴和加麻扎(墓)与喀什艾提朵尔清真寺。阿巴和加麻扎始建于1640年(崇祯十三年)左右,其核心建筑麻扎近似长方形,底部横长39米多,四角各建有一座半嵌在墙体里的巨大砖砌圆柱,柱顶又各建有一座筒形小召唤楼,上竖弯月。麻扎通高26米多,从底到顶基本上都用葱绿色的琉璃砖贴面,并杂有绘制着各种花纹、图案或写有波斯、阿拉伯文古代警句的黄、蓝瓷砖。麻扎的顶部中央是一半球状的砖结构大穹隆,圆拱直径达17米,穹隆上也建有一座筒形小楼和弯月。整个建筑庄严肃穆,精美绝伦。艾提朵尔清真寺亦名加满礼拜寺,处于喀什市中心的艾提朵尔广场,它始建于15世纪中叶,后经几次扩建,至1988年始形成今日的形制与规模。该寺占地总面积约15亩,由寺门、庭院、净手地、礼拜大殿和教经堂几个部分组成。高大的寺门用黄砖砌就,以白石膏勾缝,大门两侧各建有半嵌在墙体里的砖砌圆柱形尖顶高台召唤塔,高约18米,后面连着圆形过庭。装饰的图案非常精致,美观大方。大寺的正殿全长160多米,进深16米。宽敞的廊檐里,由呈网状排列的100多根雕花木柱支撑着顶棚。顶棚上装饰着木雕和彩绘的各种图案,制作精美,颜色鲜艳。这是新疆迄今为止最大的清真寺,以其宏大的规模和高超的建筑工艺驰名于中亚。[25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