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月二十三日,太平公主以少帝李重茂的名义发布诏书,禅让帝位给相王;平王李隆基被任命为殿中监、同中书门下三品。
六月二十四日,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等人进入太极殿。太平公主亲自走上丹墀,对少帝说:“天下人心已归相王,这不是你这个小孩子的座位。”说完提着李重茂的衣领把他带了下去。
是日,睿宗李旦复位,重新坐回了皇帝的宝座,可是一个严峻的问题立刻摆在了他的面前。
要立谁为太子?
宋王李成器是长子,按照立嫡以长的原则,理应由他入继大统;可平王李隆基有鼎定天下之功,若不立他,恐人心不服。
关键时刻,宋王李成器主动站了出来。他对李旦说:“国家安定,则先考虑嫡长子;国家危险,则先考虑首功之人。倘若违背这个原则,天下必将失望。臣宁死也不敢居于平王之上!”一连几天,流泪请求,态度坚决。同时,朝中舆论也普遍倾向于李隆基。于是睿宗李旦再无犹豫,于六月二十七日将众望所归的李隆基立为太子。
就像几年前的中宗一样,睿宗虽然被拥立复辟,但是本身却不是政变的领导者。当时中宗依赖的是五大臣,现在睿宗依靠的则是自己的儿子和妹妹。尤其是太平公主,历次政变皆预其谋,“诛二张,灭韦氏,咸赖其力。”(《大唐新语》卷九)李旦对这个妹妹的能力原本就十分欣赏,而今自己的复位又得益于她的极力促成,所以对她甚为倚重,经常召她入宫商议大政方针。每当宰相奏事,睿宗总是问两句话,一是“与太平议否?”二是“与三郎议否?”在听到肯定的答复后,才着手批复,有时甚至派宰相到太平公主府上请示磋商。